close
以下文章轉自iThome:

世界工廠的壽命
文/iThome (記者) 2008-07-01

中國被稱做「最後的」世界工廠,是因為中國內地為數兩三億的農民與工人,被認為在可見的未來將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低價勞動力,不會被其他勞動成本更低的國家所取代。但最近某週刊卻報導臺商開始出現所謂的「大逃亡潮」。

中國大陸,一度被認為將會是「最後的世界工廠」。

世界工廠,指的是作為世界最重要的產品製造生產基地。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統計,中國在2007年的全球商品貿易出口排名中已超越美國,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中國在2007年的出口貿易總額為12,180億美元,占全球出口貿易總額的8.8%。中國之所以被稱做是「最後的」世界工廠,則是因為中國內地為數兩三億的農民與工人,被認為在可見的未來將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低價勞動力,不會被其他勞動成本更低的國家所取代。

在目前中國的出口貿易還這麼暢旺的情況下,最近某週刊卻報導臺商開始出現所謂的「大逃亡潮」。臺商出走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勞動合同法的推行之下,使得中國大陸的生產成本逐步墊高;另一方面,進出口的租稅優惠越來越少,官方也越來越不鼓勵低技術層次、高污染等產業的發展。

「最後的世界工廠」理論似乎越來越經不起考驗,關鍵在於它並未把(中國)國家體制的改變、人民生活水平與物價的全面提升等等的變數考慮在內。

臺商出走大陸的理由,其實和當年製造業出走臺灣的原因相去不遠──尋求更低的生產製造成本。於是乎,有那麼一段時間,生產成本似乎更低、也更積極向外招商的越南,頗有一番「新世界工廠」的架勢。臺灣的廠商對於這樣的新世界工廠,似乎也相當捧場。鴻海先前宣布要在越南首都河內市投資50億美元打造工業城,仁寶則是計畫與50家周邊工廠前往河內附近設廠,預計該廠區未來將占仁寶總產能的一半。

只不過,這一波「新世界工廠來了的呼聲」還在餘音繞樑之際,越南經濟的脆弱體質卻已活生生地攤在世人面前。

越南股市今年從1170的高點滑落,跌幅超過七成,是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此外,越南工資急速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25.2%,貨幣則是大幅貶值,目前越南金融市場高度不穩定的景況,非常不利於投資活動的進行。

資本家逐低成本而居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稍稍回顧一下自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工廠遷移史,我們便可以發現世界工廠的壽命有越來越短的趨勢。

工業革命兩百多年的歷史裡,西方科技先進國家獨攬了前四分之三以上的生產製造權力與位階。曾經號稱亞洲四小龍的新興工業國家的崛起,不過只是晚近三四十年間的事情;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生產力大爆發,其歷史也只有在上個世紀末迄今的十多年間;至於眾人一度所看好的越南,甚至已經有那麼一點未盛先衰的不好兆頭出現。

低價生產基地的壽命越來越短,意味著要快速攫取最廉價的生產要素的困難度越來越高,即使掌握了這樣的機會,這樣的機會所帶來的優勢也越來越難以持久。下一個世界工廠在哪裡?也將是個越來越難回答的問題。

對於臺灣的企業而言,這當然是一個困難的抉擇時刻。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這或許也是重新檢視我們是否要再繼續追逐下一個新的世界工廠所在地,或是要回過頭來改變我們的產業型態、發展策略,打造我們的家鄉成為能夠安身立命的所在的關鍵時間點。

作者簡介:
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曾在科技財經雜誌任職,擔任過鄉下第四臺的節目部經理,現為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擁有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英國Brunel大學傳播與科技碩士學位,著作包括《世界是斜的》、《微軟生存之戰》及《白話數位經濟》等書。
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